西凤酒是我国最古老的历史文化名酒之一。据初步考证,其始于周秦,盛于唐宋,距今已有两千七百多年的历史。
西凤酒的起源
西凤酒,产于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柳林镇,远在唐代就已列为珍品,是我国八大名酒之一。凤翔是民间传说中产凤凰的地方,有凤鸣岐山、吹箫引凤等故事。唐朝以后,又是西府台的所在地,人称西府凤翔。酒遂因此而得名。史载此酒在唐代即以“醇香典雅、甘润挺爽、诸味协调、尾净悠长”列为珍品。
西凤酒的发展历程
雏形——殷商晚期“秦酒”
“秦酒”在历史上的文字记载首见于西周初年周成王时期的 方鼎铭,该铭文记载了周公旦东,凯旋后在歧邑周庙(在今与凤翔畔临的岐山县)祭祀,并于戊辰日举行庆捷宴会,重赏立下大功的大臣的史实。其中,“辰,饮秦饮,公赏。”即是说周公旦在庆功宴会上饮用的是一种名曰“秦酒”的酒浆。
发育——周秦时期“秦酒”更名为“柳林酒”
自周武王到秦始皇统一六国,由于国家统一而带来的粮食产量的增加、社会经济的繁荣、酿酒技术日臻的完善、酿酒业的独立以及饮酒风气的盛行,都深刻地影响了秦酒的发展。
秦军攻破燕国和赵国,秦始皇帝下令“天下大甫”,即举行全国性的饮酒盛会,秦王和文武百官开怀畅饮以示庆贺。同年秦军攻破其他六国中最后一个齐国,一统天下,秦王举行盛大隆重的开国登基大典,再次下令“天下大甫”,从此“柳林酒”便成了秦王朝的宫廷御酒。
据《凤翔县志》载:从汉高祖至文景帝期间,祭五畴活动就曾19次在雍城举行,朝廷文武百官、骚士墨客均畅饮柳林美酒。
公元前139年张骞出使西域时,柳林酒作为朝廷馈赠友邦的礼品,随丝绸之路的商贾驼队传至中亚、西亚和欧洲各国。
成就——唐时皇室御酒、宋代“三绝”之一
“国败则酒滞,国兴则酒畅”,空前发达富足的盛唐经济文化大大促进了酿酒业的大发展,成就了柳林酒的千年之名。
凤翔县和柳林镇都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经济繁荣、酒业兴旺。
此时柳林酒逐渐由发酵度数较低的醪酒进化为蒸馏的度数较高的白酒,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有白居易《尝新酒忆晦叔二首》“樽里看无色,杯中动有光”为证。
北宋仁宗年间,苏轼调任凤翔后在今凤翔东湖喜雨亭邀朋欢盏,“举酒于亭上”,畅饮柳林美酒,留下名篇《喜雨亭记》,用“花开酒美曷不醉,来看南山冷翠微”的佳句盛赞柳林酒,至今在凤翔东湖尚有墨迹遗存。
他上书朝廷,提出了一整套振兴凤翔酒业的措施,获准实施后,使柳林酒和整个凤翔酒业得以蓬勃发展,凤翔又成为当时闻名的酒乡。
这时,凤翔的“西凤酒(香)”同“东湖柳(美)”、“妇人手(巧)”一起,被世人称为“三绝”。
发展——明清时期“凤翔烧酒”享誉国际
明朝时期凤翔境内“烧坊遍地,满城飘香”,仅柳林镇一带酿酒作坊就达48家,过境路人常常“知味停车,闻香下马”,以品尝美酒为乐事。
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西凤酒首次以“凤翔烧酒”的名号打向海外,参加了南洋劝业赛会并荣获银质奖;时隔五年,“凤翔烧酒”又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1928年,“凤翔烧酒”在上海举行的中华国货展览会上荣获银质奖;1933年2月,经历千年发展蜕变的“秦酒”正式以凤翔“西凤酒”参加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世界博览会。
国际上的连连获奖,使西凤酒名声大振,时有人赋诗赞曰:“西凤标香入九霄,衔杯却赞柳林豪,五味俱全真醇美,博得古今誉声高。”
1956年,国家投资在柳林镇建起了“陕西省西凤酒厂”,从此,西凤酒迅速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量日趋增长,品质风格更加醇馥突出。
在1952年、1963年和1984年的第一、二、四届全国评酒会上,西凤酒三次被评为国家名酒,两次荣获国家金质奖章。1984年,在轻工业部酒类质量大赛中,西凤酒又获得金杯奖。
回顾西凤酒的历史,从唐贞观年间“开坛香十里,隔壁醉三家”的美誉,到明代“烧坊遍地,满城飘香”的繁荣,再到清末屡获大奖的名扬四海,
招商电话:400-088-1952
上一篇:
凤翔县人民检察院护航西凤品牌发展 下一篇:
西凤股份公司荣获全国“绿色工厂”光荣称号